9月28日,中山市香山古城迎来历史性时刻——经过三年多精心保护与活化改造,承载着百年城市记忆的孙文西路步行街正式焕新开放。当天上午股票配资账户,广东省新闻办在中山市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,全面介绍这条“中山第一路”的升级改造成果,标志着香山古城保护活化迈出关键一步,也为即将到来的中秋、国庆双节献上一份厚重的文化厚礼。
“绣花功夫”唤醒百年骑楼
孙文西路步行街全长500余米,两旁矗立着独具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,曾是中山最繁华的商业中心,被誉为“中山第一路”。然而,因建成年代久远,街区长期面临建筑老化、设施落后、风貌褪色、文化内涵流失等多重问题。2022年,中山市委、市政府启动“抢救保护、活化利用、修旧如旧、修旧如初”的系统性改造工程,将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列为“百千万工程”重点项目和“文化兴城”重点工程。
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作德在发布会上介绍,此次改造秉持“保护优先”理念,以“绣花功夫”推进街区保护活化。项目对200余栋建筑逐一走访,建立“一栋一策”档案,采用水刷石、干冰剥离等现代技术还原历史肌理,修复木质房梁、山花灰塑、骑廊花纹等传统工艺细节,并复原了思豪大酒店旧址门廊、“石岐旅店”招牌等标志性历史印记。累计完成建筑修缮约7.5万平方米,街巷整体提升约2万平方米,更新市政管线约1400米,系统完善了消防、排污、电力等基础设施,腾出商业空间约4400平方米,为街区注入现代活力的同时,最大限度保留了历史原真性。
老味道遇见新潮流
孙文西路的焕新,不仅是单条街道的升级,更是香山古城整体复兴的起点。中山市坚持“小单元、渐进式、微改造”思路,推动古城从“一条街”走向“一座城”。
发布会透露,中山已规划香山古城三、四、五期工程,将充分利用烟墩山山体景观资源,打造休闲山径、观景平台、户外草坪等立体化空间,并连通阜峰里、庆隆里、仁里街等片区,形成两条集文化、商业、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步行街区。其中,活化烟墩山脚闲置空间打造的“香山剧场”,已于2024年8月启用,成为集文艺展演、市民休闲、文化会客于一体的“香山会客厅”,迅速成为人流汇聚新地标。
未来,中山将按“南北分侧、先北后南”原则,推进民族、烟墩、纪念堂等8个片区的老旧街区改造,辐射带动周边区域,构建“以点带线、以线扩面、以面筑城”的古城发展格局,努力打造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城市更新样板。
老味道遇见新潮流
为让百年老街真正“活”起来,中山在招商运营上坚持“可持续”原则,注重“老传统”与“新潮流”并重。街区已引入咀香园、美怡乐、崖口煲仔饭、石岐乳鸽等本土老字号,同时汇聚非遗手艺、文创小店、潮牌零售、精品民宿等新业态。中山百货大楼内设立“中山名优工业产品展销中心”,7栋大体量物业复刻修复了孙奇珍茶楼、金城饭店、思豪大酒店等历史品牌,再现昔日繁华。
中山市商务局局长张峻峰表示,国庆期间将在孙文西路步行街举办“香山文脉百年焕新”美食文化周,联动全市镇街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,打造中山特色美食与非遗文化深度融合的精品街区。
点燃假日消费热潮
恰逢中秋国庆双节临近,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黄健敏介绍,将以“香山文脉·百年焕新”为主题,策划系列文旅活动,燃动假日文旅市场。10月1日起,中山将启动“潮音中山·乐享金秋”全域文旅消费促进计划,推出“票根经济”新模式:游客在联盟商户消费满额,可兑换“中山潮音嘉年华”音乐会入场凭证;持音乐会票根,又可在后续消费中享受商户折扣,实现“吃住行游购娱”全链条联动。
首场“中山潮音嘉年华”音乐会将于10月1日晚在中山西区利高广场举行,结合啤酒音乐汽车嘉年华、美食集市、光影艺术、古风游园等活动,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费场景。
作者:王猛
来源:南方农村报股票配资账户
仁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